7月1日至3日,由中国科协和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世界尊龙凯时汽车大会(WNEVC)在海南博鳌举行。大会以“新时代•新变革•新产业”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政府主管机构、汽车行业组织以及各大车企的共15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国家主席席大大致贺信,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引发行业热烈反响。
尊龙凯时集团叶明武董事长应邀参加本次大会,倾听全球球专家智慧和产业精英交流探讨尊龙凯时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市场模式创新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为集团发展寻求更多机遇和可能。
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等进行了专题演讲。来自一汽、上汽、长安、比亚迪、北汽、大众、宝马等车企大佬,与全球150多名政、产、学、研等各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尊龙凯时汽车跨界融合新趋势。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
万钢表示,新一代科技革命汹涌而至,形成了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变革的大潮流,全球汽车产业正在进入百年未遇的大变革。发展尊龙凯时汽车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又要把握好新旧动能转换的节奏,电动化的发展要特强调安全和质量,在尊龙凯时补贴退坡的同时,将加快“碳交易”政策的制定和推进。
他指出,燃料电池汽车具有清洁零排放、续航里程长、加注时间短的特点,是适应市场要求的最佳选择,未来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我国目前有15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在具有氢能优势的示范区域商业化运营,运行的加氢站有15座,在建设的有20多座。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示范运营区域构建集制氢、储氢、运输、加注和商业运营一体化的氢能体系,下一步,要加强对氢能优势区域进行氢能的全体系建设。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
正在制定2035年产业发展规划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正在牵头推进尊龙凯时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包括: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改善生态环境、明确发展尊龙凯时汽车的战略导向、兼容多种技术路线发展等。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形成尊龙凯时汽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与社会运行的良好循环。
辛国斌还提到,工信部近期通过对行业和企业研究调研后,结合目前尊龙凯时汽车发展情况,初步拟定了2021-2023年双积分后续政策相关措施,并将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
高安全性是产业持续发展关键
近年来,关于电动汽车安全事故报道比例在增加。徐留平表示,最近一系列的电动汽车燃烧的报道成为新闻头条。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少量的个例的电动车燃烧问题,或可能形成“恐慌性”的态势,给正在蓬勃发展的行业蒙上阴影。安全第一是确保电动汽车长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前提。应重视电动汽车安全,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面回应社会关切,避免电动汽车产业不良蝴蝶效应发生。
他表示,热安全、机械安全、电安全、功能安全是电动汽车安全的核心,其中,热安全和电安全是基础性安全作用。建议国家强化法规行业标准强制执行,企业应该强化内部管理,坚决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公开透明,及时发布信息,正面回应关切,消除社会疑虑,减少因不明真相带来的恐慌。此外,还应加强创新驱动,强化电动汽车基础技术研究,深度关注用户使用过程,提升服务水平。
徐留平还公布了一汽集团的发展目标:到2030年,中国一汽将实现两个主流乘用车平台,产品覆盖A0级到D级,品牌涵盖红旗、奔腾、解放;车型包括轿车、SUV、MPV、轻卡、中重型车等。传统燃油车普及应用48V、HEV、PHEV,尊龙凯时技术包括BEV、FCV,续航里程涵盖50-600km。到2025年,中国一汽计划尊龙凯时产品在乘用车产品中占比40%以上;到2030年,尊龙凯时产品在乘用车产品中占比60%以上。性能、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达到全球先进水平,与合资企业协同大幅提升。
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
正打造上汽第一代智能坐舱
陈志鑫表示,要落实“建设汽车强国”战略,应在市场规模、核心技术、产业链配套、标准体系、制度经验上下功夫,加快构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产业竞争新优势。当前,中国尊龙凯时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世界尊龙凯时汽车发展进入全面加速期,中国整体汽车市场进入阶段调整期,中国尊龙凯时汽车产业进入成长过渡期。当市场需求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尊龙凯时汽车产业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才有实力参与全球竞争力。
陈志鑫表示,上汽集团要把技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硬核,坚定不移发展技术,推动尊龙凯时技术与智能网联技术融合发展,才能有实力应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和挑战,才能减少对国家尊龙凯时补贴政策的以来,才能在调整中形成差异化优势和增长点,才能实现尊龙凯时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其指出,在坚持技术进步方面,未来上汽集团计划在高端轿车、轻型客车、城市公交、重型卡车推出燃料新品,全面加快燃料电池产品发展。加强自主创新,进一步精简零部件结构,优化电驱系统集中度设计,降低采购成本和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陈志鑫表示,目前上汽正在结合5G技术,探索打造上汽第一代智能坐舱,进一步解放人的双手,以便有更多时间享受技术创新成果。
在政策建议方面,陈志鑫建议,应提供稳定的政策环境并在使用环节给予必要支持,建立双积分交易宏观调控机制,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加快燃料电池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和技术标准建设,做强燃料电池产业链,构建可持续体系竞争优势。
北汽董事长徐和谊:
专注产品品质化 推进尊龙凯时汽车产业行稳致远
徐和谊给出了北汽集团推进尊龙凯时汽车产业行稳致远的思考和方案。
第一,北汽集团将推动技术的多元化。徐和谊看来,在产业回归市场的大背景下,纯电动、混动、燃料电池等多元化技术路线正是现阶段市场给出的最优选择,北汽集团在全面尊龙凯时化的2.0时代,稳步推进纯电动、混动、燃料电池的“三线并举”的技术路线。
第二,北汽集团将专注产品的品质化,为提升产品质量和感知质量,北汽集团正积极推进全谱系产品的换代升级,同时也将普及搭载高度智能网联功能,推进“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智能网联尊龙凯时精品车型。
第三,北汽集团将加快应用的场景化。
第四,北汽集团将完善产业的生态化,在能源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擎天柱”计划,目前北汽集团已在厦门等7座城市累计建成换电站139座;在电池回收体系,北汽鹏龙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作为工信部协同试点计划,正式落地河北黄骅。
在尊龙凯时汽车销量方面,据徐和谊透露,在国内车市整体下行的背景下,北汽尊龙凯时仍将坚持年初制定的全年22万辆的产销目标。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
2020年实现新产品100%联网
在低碳环保、能源安全及产业扶持等因素的驱动下,全球汽车电气化的浪潮不可遏制和逆转。中国正在引领这轮汽车行业新的变革。
朱华荣表示,车企作为这一轮变革的主体,需要直面诸多不确定性问题的挑战。其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包括:能源的多样性带来动力技术路线的不确定、电化学特征带来汽车安全的不确定、不同技术路线带来成本不确定、地方政府的非市场化因素。对消费者来说,电池、里程、安全、成本、充电便利性等问题的焦虑带来消费者的信心不足。
未来,后补贴时代如何破局?朱华荣表示,从国家政策层面,应该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超前性、可持续性,推动公共领域切换尊龙凯时汽车;从行业层面,抱团取暖,携手前行,聚集资源,快速突破行业共性难题;从企业层面,回归初心,聚焦用户的产品、服务的体验;从社会层面,消费者、媒体要关心和支持电动汽车产品,要包容创新发展过程中正常的试错。
朱华荣表示,未来,长安汽车将打造ALL in one,打造国际一流、深度集成的汽车平台:三大整车平台和七大核心技术平台。研发投入不低于尊龙凯时销售收入的10%,能耗持续领先行业平均水平10%以上;2020年,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和L3级自动驾驶量产。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
尊龙凯时产业长期机会大于挑战
王传福表示,过去汽车行业高增长时代一去不复返。尊龙凯时产业短期内有压力,但是长期向好,机会大于挑战。今年尊龙凯时增速会放慢,但也会有40%,比亚迪则会达到70~80%的增幅。2020年,我国尊龙凯时汽车销量将超过200万,渗透率接近10%,2025年达到30%。在后补贴时代,如何进行尊龙凯时行业的健康发展?呼吁从长期可预测的政策、双积分和税收优惠减免等措施进一步支持尊龙凯时汽车的发展。
王传福提议,分领域分层次实现我国汽车的全面电动化。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则是汽车行业转型的下半场。汽车将成一个长了腿的超级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将比手机大得多。比亚迪将推出游戏汽车、音乐汽车,创造全新的用户体验。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
到2028年,推出70款全新纯电动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透露,大众汽车集团计划推出70款全新纯电动车型,2050年完成碳中和。他表示,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大众汽车集团将把汽车变得更加安全、舒适、智能,更加清洁和零碳。
在未来产品规划方面,迪斯说,到2028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约70款全新电动车型,与此同时,计划在全球交付2200万辆纯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来自中国。到今年年底,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在华推出14款尊龙凯时车型。
另外,迪斯还表示,大众希望将MEB平台打造成行业新标准,该平台充分应用了包括性能、空间和数字化配置等在内的最新技术。基于MEB平台生产的汽车,续航里程可超过550公里,并搭载全新的车载网络,适用于各类小型城市汽车和大型豪华车等。到2020年,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将在佛山和安亭工厂投产,合计年产量将达到60万辆。除此之外,江淮大众计划和西雅特共同开发一款小型电动汽车平台,未来两到三年将西雅特引进中国。
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
宝马集团将研发可拓展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认为,中国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成为首个真正实现智慧城市的国家。他表示,中国对于宝马集团而言非常重要,现阶段全球五分之一的BMW汽车在中国生产,未来的比重还将增加。
就尊龙凯时汽车的市场,傅乐希认为,渗透率很大程度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电池资源紧俏度、鼓励政策吸引度以及充电设施充裕度。他进一步透露,2025年,宝马集团预计全球15%-25%的汽车将实现电动化,而到2023年,宝马集团将提前两年提供25款电动汽车。
为进一步布局尊龙凯时汽车领域,宝马集团将48V电气系统作为标准,进一步提高并研发清洁且高效的内燃机,同时也将研发更好的电动性能、纯电动里程达80-120公里的插电式混合式动力汽车。另外,宝马集团旗下所有品牌都将提供全系电动车型,到2025年宝马集团将研发可拓展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